FZ_T 97004-2012 纬编机双面圆型纬编机
ID: |
4CF2C7D6CAEE423FB988836606B227EF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75 |
页数: |
10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7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59.120. 40,W 96,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,FZ/T 97004—2012,代替 FZ/T 97004—1991,FZ/T 97011—1993,纬编机双面圆型纬编机,Weft knitting machine—Double-jersey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,2012-12-28 发布2013-06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,FZ/T 97004—2012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FZ/T 97004—1991《纬编机 双面圆型纬编机(棉毛机)》、FZ/T 97011—1993《纬编机,双面圆型纬编机(罗纹机)》,本标准与FZ/T 97004—1991、FZ/T 97011-1993相比,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:,— —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(见第1章,前版的第1章);,—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(见第2章,前版的第2章);,— —扩展了“针筒公称直径”的范围并增加了表格(见表1);,——增加了“整机”要求伊将“噪声、温升、功耗”并入到“整机”要求中(见4. 3);,—增加了“安全防护”的条款(见4. 5,前版的4.7);,——提高了“针盘、针筒部件”的精度要求(见4. 6,前版的4.11);,——更改了“编织三角”的硬度要求(见4. 7.1,前版的4.12);,——将“单根纱线张カ变动量”修改为“单纱张カ变动量”并将其数值提高为“1丒4 cN”(见4.10.3,前版的4.10);,——增加了“卷取装置”要求(见4.11);,——扩大了“适用环境条件”范围(见5. 2.1. 2,前版的4. 2.1).,本标准由中国纺织エ业联合会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215)归ロ,本标准起草单位:泉州卜硕机械有限公司、惠安金天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、福建台帆实业有限公司、,圣东尼(上海)针织机器有限公司、慈溪太阳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、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汇,カ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、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、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黄立震、倪荣林、施海滨、李岱、徐海平、李大伟、高山、胡军祥、王良伟、许捷兴、,钱借鑫,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,——FZ/T 97004—1991;,——FZ/T 97011—19930,I,FZ/T 97004—2012,纬编机双面圆型纬编机,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双面圆型纬编机的基本参数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以及标志、包装;运输和贮存,本标准适用于编织罗纹组织、双罗纹组织及其变换组织等织物的双面圆型纬编机。针盘消极传动,类型的双面圆型纬编机亦可参照执行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,GB/T 398棉本色纱线,GB 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,GB 5226.1-2008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:通用技术条件,GB/T 7111.1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 第1部分:通用要求,GB/T7111.6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 第6部分:织造机械.,GB/T 8457纺织机械针织机大公称直径圆机的针数,GB/T 8458纺织机械与附件针织机针距,FZ/T 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,FZ/T 9007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,FZ/T 90089. 1纺织机械铭牌 型式、尺寸及技术要求,FZ/T 90089. 3纺织机械铭牌针织机械铭牌内容,FZ/T 92069纬编机用积极输纱器,FZ/T 97005. 1针织用舌针 圆纬机针,■,3基本参数,3 . I针筒公称直径,针筒公称直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,表1,针筒公称直径,mm,代号,针筒公称直径,mm,代号,254 10 356 14,305 12 381 15,330 13 406 16,FZ/T 97004—2012,表1 (续),针筒公称直径,代号,针筒公称直径,代号,mm mm,432 17 762 30,457 18 (787) (31),483 19 813 32,508 20 (?38) (33),(533) (21) 864 34,559 ?22 914 36,(584) ; (23) 965 38,610 ' 24 1 016 40,660 26 1 067 42,711 28 1 118 44,?,注1:括号内的数值应尽量避免采用,注2:代号为针筒公称直径的英寸数值,3.2 针距(机号),针距(机号)按GB/T 8458的规定,3.3 针筒工作线速度,针筒工作线速度>0.70 m/s,3.4 针数 :,针数应符合GB/T 8457的规定,3.5 进线路数,每25. 4 mm(每英寸)针筒公称直径进线路数为1. 8路~2.5路,4要求,4. I外观,4.1.1 机器的外表面应平整、光滑、接缝平齐、缝隙均匀一致,紧固件需经表面处理,4.1.2 表面经镀覆或化学处理的零件,色泽应一致,保护层不应有脱落或露底现象,4. 1.3机器的涂装应符合FZ/T 90074的规定,4.2 织物质量,编织平纹组织织物,每匹布20 kg或不少于100 m,连续编织2匹,每匹布因由机器造成的疵点应,少于5个,2,FZ/T 97004—2012,4.3 整机,4 . 3. 1控制面板应显示清晰、准确,灵敏可靠,4 .3.2机器启动应平稳,无冲击现象,4 . 3. 3……
……